
最後我還是發了 原因很多
主要是有一個我很佩服的大大
發了一偏給新手的觀念文 雖然跟我的認知差別蠻大的
但願意整理出這麼多耳機和播放器的聽感 實在是讓小弟折服啊

但我不得不說說
個人認為聽感本身就是很主觀的東西
要客觀的用一堆理論數據討論 根本已經失去享受耳機的本質
也不是一個剛踏進發燒界的新手會想研究的東西
結果現在某棟就變成了 技術派高手的討論天地 真是嗚呼哀哉啊
個人也真心不認為 把那些理論跟數據研究完你的耳機或你買的耳機就會變好聽
所以在這裡 我不會說任何技術或數據 只有主觀的認知 而各位大大 也可以主觀的回覆 想噴就噴 想鞭就鞭吧
只有一個要求 就是不要做任何人身攻擊 就醬

先說好小弟 我是個新手 剛玩耳機滿一年 不過環境因素(家庭跟同儕間) 讓我在這一年聽了不少耳機 升級也很快速
所以我覺得 新手快速上手非攻略的
第一步 就是去認識幾個很要好很有錢的燒友 或是 把你的親朋好友一起推坑吧!!
並且記住買耳機最好一定要去耳機店親自聽過

第二步 挑一只好耳機
耳道
三千塊附近:
AKG K374(由zhang230631大大所提供)
四千塊附近:
klipsch X10,Brainwavz B2(由Karta454545大大所提供),Westone UM1 (由zhang230631大大所提供)
五千塊附近:
klipsch X10,ue700(由Karta454545大大所提供)
六千塊附近:
還是買klipsch X10吧!!
七千塊附近:
還是買klipsch X10吧 或是衝折價 UE900!!
八千塊附近:
買折價的UE900!!
說說為什麼推X10吧
其實你去耳機店裡 跟老闆借R10推X10 然後把其他萬元以下的耳機拿來比比看
你就會知道為什麼了 她還蠻中性 雜食 的 適合大眾口味 再來就是她比較不用擔心訊源問題
至於X10的缺點 不能換線 看起來很脆弱 似乎容易壞 包裝簡陋
這隻個人覺得真的很適合新手
你一定會說我根本只寫了兩隻耳機啊. (不然怎麼叫快速?!)
其實是想開放給前輩大大們 每個人可推薦兩隻耳道(和兩隻耳罩) 且必須在不同價位 會限定兩隻就是要找出各位大大心中覺得最值得推薦的耳機 我會附名是哪位大大推薦的喔

Q&A:
1.為甚麼不做耳機分類?? 我想耳機分類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 可能他覺得這隻耳機就是女毒 你認為這隻耳機就是只是好在高音 所以這裡就當作精選耳機推薦吧 而且很多人也不一定清楚自己喜歡的類型 多聽聽不會錯 之後有必要我會再做分類
第三步 找一個好訊源
先說說我個人認為挑選訊源的認知跟等級分布
第一優先選可播放無損檔
黑磚>>iPod>=iaudio>>安卓機
這個排序完全僅考慮聲音 沒考慮外觀跟操作 主要是外觀個人排序沒意義 操作基本上都不會太難用 只要習慣就好 ((除非是會自動暫停 或轉盤會掉落
個人推薦 買黑磚 而且可以直接攻頂 原因是
1.黑磚推力足 推絕大部份的耳道都綽綽有餘 這樣才能發揮耳機的實力
2.以後升級耳機不用換訊源 ((不會有推力不足的情形
3.以後玩台機 可以不用買訊源 甚至DAC(zhang230631大大:玩家用還是要換訊源的)
4.請看個人簡單理論
這裡我推 DX100(R10) R10本人覺得在三頻銜接上比DX100好
至於最近很紅的hm-901 有考慮的還是先等等吧!!
推薦其他比較便宜的??其他多數黑磚 我覺得聲音都很有各家“特殊”風格 所以就要看你喜不喜歡了 真的不好推薦
其實黑磚全部也沒幾台可選 建議去耳機店聽聽
如果你不喜歡黑磚 那就在iPod跟iaudio之中選吧 其實就是推力可能會不夠 但還是看耳機的!!
補充:v19940705大大認為Sony zk性價比 比黑磚高很多 大家也可以試試喔 不用太執著於我個人的觀點
zhang230631 大表示多數入耳不太須要太高的推力,反而需要"低失真"的輸出,這點 SONY Z 系列做得不錯
Q&A:
1.為什麼不推綁機?? 因為那一點都不快速 適合高燒又有錢的人去玩
2.為什麼安卓機排在最後?? 說好不說理論技術的... 反正就是他系統太爛這樣
3.DX100(R10)不也是安卓系統嗎?? 因為原廠特別針對這點處理過 簡單說就是繞過安卓系統出聲
4.為什麼不推Sony??這說來話長了...先簡單說 如果在五年前 我會跟你說Sony 不錯 但現在我會跟你說 建議別買這家產品 至於為什麼 我有空再來淺談Sony吧

5.什麼是無損檔 壓縮檔?[url=http://www.andaudio.com/phpbb3/viewtopic.php?f=25&t=116130#p968355=]MP3 等格式是"有損壓縮"格式,並不單單是壓縮格式 ; 無損也有區分為無損 (WAV、AIFF) 與無損壓縮格式 (FLAC、APE、ALAC)[/url]。
6.無損檔跟非無損檔聽起來會差很多嗎?? 差蠻多的 包括 聲音乾淨度(有無雜訊 Z大表示:這有很大的可能是錄音的問題) 聲音的密度 音樂的細節...等
古人曹植七步成詩 全球第一個讓你三步成屍 的人留
個人對耳機系統的觀念區
簡單易懂的理論
下面是一個完整的耳機系統
訊源>>>DAC>>>耳擴>>>耳機
基本上換兩端的器材 對整體聽感 是有較大的差異的 不過凡有規則必有例外
例如今天你的耳機是K1000你發現在你的系統下 耳機聲音非常沒有活力
這時你還是要換耳擴 對於聲音的差異還是會比較大的
所以說怎樣最大改變聲音還是要 對症下藥!!
下面是一個隨身系統
訊源(>>>DAC>>>耳擴)>>>耳機
看這個圖你就會知道為什麼很多燒友都玩綁機
如果你不綁機 就等於你要把 DAC和耳擴 的功能完全交給訊源處理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建議買黑磚
那中間的>>>就是所謂的訊號線拉
你一定會問我 換>>>這個有沒有差
我告訴你 有差...但差異不大 只有換最右邊的>>>那個 會有較明顯得差異
也就大家說得換耳機線
換耳機線差異最大的就是換接頭 例如改平衡頭(這可能連前端都要換 差異真的很大...)
再來就是換不同材質的線
這邊建議 要換耳機線 不要5N銅線換7N 這種差異就真的非常小
再來說說電源處理
電源處理其實還蠻重要的 電源真的會影響一臺機器的發揮
如果你不信 你就去問對岸的米飯大 你的HM901出底座是幹馬的...
電源線:
在台機上前三個應該都會有電源線((除非你跟我一樣很窮 用黑磚代替第一個
那換電源線聲音到底有沒有差別 我必須說 我聽起來覺得差別蠻大的
差別在換耳機線之下 換其他訊號線之上
但電源線在這裡建議 不用買很貴的 去買一條800跟80的就會有差別
價錢越上去 差異就會越來越小
所以就升級來說 差異由大道小 依序是
換兩端>換DAC 耳擴>換耳機線>換電源線>中間的訊號線
有以上的觀念 系統的升級就會比較好下手
是不是輕鬆愉快又有趣呢??

PCHiFi
由j00522000大大補充:PCHiFi初步建議
第一PCHiFi大部分都用USB,請換非同步USB或光纖
第二緩衝和記憶體夠嗎?請微調PC或換播放軟體
第三你家電源乾淨嗎?很髒,請裝濾波器材
未完...還有很多要打 好多要改 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