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元首準西裝的鳴放 - 我聆聽了勃總的理念

幫台灣的燒友解釋一下:
在大陸的“家電論壇”以及“耳機俱樂部”人稱“勃總”的這位燒友是一位在上海的古典愛好者兼音響發燒友。他在“家電論壇”闖蕩的時期曾經發表過不少令人咋舌的言論,批評很多器材,但同時也指點了很多朋友音箱該如何選擇、甚至於該如何進行修改。他在“家電論壇”的時期曾磨改了松下的經典 CD 機 SL-P999。這為他帶來了不少其他燒友的批評與質疑。
他還製作了一個名為“元首”的耳機放大器。這個放大器的音色自然、溫潤、大氣,是一部經典之作,在當時也得到了不少燒友們的賞識。
在離開了“家電論壇”之後,勃總盡心於在“耳機俱樂部”這個論壇發表言論。雖然在這兩個論壇被封殺了好幾次,也跟人吵架了無數次,勃總還是不放棄要把自己的時間貢獻給音響發燒界。勃總並不是一位非常有財力支援的燒友。他理解這個,也希望用低的價位帶給自己與其他燒友美好的音樂享受。雖然勃總的聽音經驗不少,對高端器材的認知更是了若指掌,但是他選擇了製作低價位的產品。
很可惜的是,勃總於去年的 2 月因腦溢血病逝於自家當中。一位在中國大陸論壇掀起腥風血雨的發燒友就這麼地走了。
想對勃總有更多瞭解的朋友請參考:http://www.stereosound.com.cn/viewthread.php?tid=984&highlight=%BA%DA%C3%E6
小弟只是簡單介紹一下。因年紀相對尚幼,可能不是寫的很妥當,希望大家不要介意。上面這個鏈接是一位跟勃總很熟的版主寫的,很值得參考。
總之,勃總所設計的“元首”耳放經過了好幾次的磨改,現在還在販售中,在大陸的價格是 1500 元人民幣。他在臨走前和一位製作耳放的朱姓燒友一起設計了電路,以製作自己夢想中的耳放來給各個燒友們聆聽。很自然的,他的耳放不貴。單端版的“Eva”售價是 1600 人民幣,而平衡版,也是勃總最自豪的作品“Erika”售價是 3200 人民幣。這位朱先生在勃總臨走之前想必大家也明白是勃總的摯友之一,他也不負勃總的願望,完成了這兩個耳放最後的調音工作與加工,也以平易近人的價格提供給燒友們購買。
小弟有幸買得了勃總在巔峰時期所磨改的 SL-P999 以及臨走前完成調音的 Eva 耳放,想跟大家分享!
--------------------------------------------------------------------------------------------------------- 分隔線 ---------------------------------------------------------------------------------------------------------
勃總磨改的松下經典臺式 CD 機 SL-P999,後面接著一個元首牌的 LL 臺式耳放 Eva。這麽一套令人懷念的臺式系統準“西裝”(個人認爲真正的“西裝”是搭配同樣是元首牌的元首耳放)包含著勃總對音樂的理解、分享、與感情。加起來的價格不貴,不算周邊的線材的話大約是 3000 左右(勃總磨改版的 SL-999 產量據聞不到 100 臺,二手價格大約 1000~1500 金幣不等、Eva 則是 1600 金幣)。一套能出好聲、便宜的臺式系統、以面向人民耳放的耳放的設計原理,據聞正是勃總所追求的器材。Eva 并不像同樣是元首牌但是更高档的全平衡製品 Erika 那樣有勃總宣傳能碾殺某萬元級耳放。它是一款平淡無奇,價格低廉的製品。
至於 SL-P999 呢?曾在家電論壇掀起腥風血雨的磨改版松下經典臺式 CD 機也已成爲了某些人追悼勃總的一個存世品。一個目前二手售價不到 1000 的臺式 CD 機,如何經過一個 DIY 者的磨改獲得超值的好聲音?據勃總本人所說,SL-P999 本來的電路已算合理,部件算一算也算良心之作。勃總利用了幾顆電容、修改一下用料以及其他地方,據他所說已讓 SL-P999 成爲一台值得一聽的 CD 機。不過很多沒有聽過的燒友會問:是否真的如此 LL?


據本人這幾周所聆聽下來,這一套系統的聲音是屬於討喜燒友們的“聽感”的。所謂“聽感”,不外乎是主觀性的音色喜好。就好比英國聲的細膩婉轉擄獲了不少人的芳心,但美國式的狂野、德國向的霸氣也得到了不少的追崇者們。所以在這裡要提,本人的聽音多數是屬於純樂爵士、交響樂古典、以及小資點的鋼琴等安穩的音樂。
同樣是臺式系統,我在聆聽的過程中與家中的其他 CD 機,步步高 BDP-95 以及馬蘭士 CD6004 作對比,ObjectiveODAC 作爲 PC 端音源。耳放對比了近 1、2 年在美國低端較有名堂的“屌絲”耳放 Objective2(使用了雙 9V 電池供電)、朋友借出的 LISAIIIXP 搭配 LisaLab Power 線性電源、以及英國 LL 的 SOLO 超線性耳放。後端選用了比較大眾的森海頭戴 HD600、歌德現任旗艦製品 PS1000、以及天龍便攜頭戴 A100。
在聆聽《當鋪爵士》的時候,A100 所表現的樂場濃厚的氣氛是明顯、不死板的。從樂手的薩克斯風鳴放的明亮感是明顯有經過壓縮的。但是這略暗淡的音色卻不减其高頻的延伸與空氣感。聲場并不能說一望無際,但是十分寬鬆自然。
ZARD 的《Brezzadi mare》,一般能回放現場錄音良好的爵士樂的器材在回放其他音樂不一定對味,Objective2 上的音色顯得非常乾淨、直白、缺少 ZARD 磁性豐富的嗓音,而 Eva 上聽起來就顯得更潤澤。純論背景的漆黑、音色的俐落,Eva 是明顯有經過渲染,Objective2 是更加乾淨的。但 Eva 能把滋潤的人聲表現出更良好的厚度與感情。雖俐落程度略遜一籌,但是伴奏的鼓聲在 Eva 上的彈性、餘震比起 Objective2 都更加的豐富。

《切利比達克交響樂集》,真是一張便宜又大碗的古典交響樂錄音。LISAIIIXP 播放這套古典樂作品中的貝多芬第五號“命運”交響曲,不愧是隨身耳放中佼佼者,接上線性電源 Lisa Lab Power 後還有著更穩健的低頻鋪陳。推力也絲毫不輸給 SOLO 超線性和與其對比的其他臺式耳放。LL!兩端延伸和聲場都非常有水準,和 SOLO 超線性比起來雖缺少 SOLO 音色的潤,卻明顯在素質上絲毫不遜色。
切換到 Eva,樂器的層次感較爲明顯,躍動感強而非如 LISAIIIXP 般的嚴肅莊嚴。高頻的能量感與細節相對 LISAIIIXP 更少,但 Eva 卻更有親和力、平易近人。我從切利比達克的音樂哲學中學到的是他對於泛音、對於樂章其中哲理的掌握得當。雖切利比達克認爲錄音沒辦法完整的還原帶給聽眾樂廳原本的聲音所帶來的體會,但是這張唱片還是很好的錄下了切利比達克所指揮慕尼黑愛樂鳴放的飽滿音色。確實 LL!

勃總磨改版 SL-P999 的耳放口個人是并不喜歡的。音色推低阻的時候略冲,驅動 HD600 等高阻耳放的時候推力是够的,音色又顯得不够討喜。聆聽大編製交響樂古典的動態、能量感雖充足,但密度還不盡人意。還是接上耳放聆聽唱片吧!
向布魯克納致敬!臥 CN,爆發力得當卻絲毫不誇張的音色。范德在 1990 年指揮 NDR 的《布魯克納第四號交響曲》,充沛的能量感與井然有序的層次感用“龐然大物”這個形容詞應該也不爲過。Eva 帶出的交響樂團鳴放的音色自然大氣,雖聲底并沒有 Objective2 乾淨、也沒有 LISAIIIXP 霸氣,但是聲音收的很自然,泛音自然充沛。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一樂章、自然流暢的第二樂章、曠意的第三樂章、再到第四樂章收尾是一氣呵成。不刺激也算不尖銳澎湃,但收發自如的樂器鳴放得確實意猶未盡。

這樣流暢、細膩的音色在如此低廉價位的器材十分難得。三頻沒有明顯鼓起的頻段,十分耐聽,與刺激完全打不著邊。以不突出任何頻段來獲得“聽感”上的加分、不在任何種類音樂下猛藥,而是用健康的音色來讓聽眾能够把一張唱片從頭聽到尾。
說一下不盡人意的地方,Eva 推 A100 的時候低頻太“充沛”,這支 A100 也慢慢被煲熟了,百年天龍特色的“兩端翹”也很好的搬到了這個小木碗上,也讓 Eva 推起來略轟頭。Objective2 在量感方面較爲收斂,低頻處理也乾淨些。Eva 推起 HD600 更加舒服耐聽,期待 A100 在深入的煲機後能有所改善。
我在後來也從别的燒友那兒聽說了勃總是布魯克納的飯絲。個人也特喜歡我的這張范德布四錄音。再次感謝勃總做出如此平易近人的製品,一同向布魯克納致敬!
謝謝。
在大陸的“家電論壇”以及“耳機俱樂部”人稱“勃總”的這位燒友是一位在上海的古典愛好者兼音響發燒友。他在“家電論壇”闖蕩的時期曾經發表過不少令人咋舌的言論,批評很多器材,但同時也指點了很多朋友音箱該如何選擇、甚至於該如何進行修改。他在“家電論壇”的時期曾磨改了松下的經典 CD 機 SL-P999。這為他帶來了不少其他燒友的批評與質疑。
他還製作了一個名為“元首”的耳機放大器。這個放大器的音色自然、溫潤、大氣,是一部經典之作,在當時也得到了不少燒友們的賞識。
在離開了“家電論壇”之後,勃總盡心於在“耳機俱樂部”這個論壇發表言論。雖然在這兩個論壇被封殺了好幾次,也跟人吵架了無數次,勃總還是不放棄要把自己的時間貢獻給音響發燒界。勃總並不是一位非常有財力支援的燒友。他理解這個,也希望用低的價位帶給自己與其他燒友美好的音樂享受。雖然勃總的聽音經驗不少,對高端器材的認知更是了若指掌,但是他選擇了製作低價位的產品。
很可惜的是,勃總於去年的 2 月因腦溢血病逝於自家當中。一位在中國大陸論壇掀起腥風血雨的發燒友就這麼地走了。
想對勃總有更多瞭解的朋友請參考:http://www.stereosound.com.cn/viewthread.php?tid=984&highlight=%BA%DA%C3%E6
小弟只是簡單介紹一下。因年紀相對尚幼,可能不是寫的很妥當,希望大家不要介意。上面這個鏈接是一位跟勃總很熟的版主寫的,很值得參考。
總之,勃總所設計的“元首”耳放經過了好幾次的磨改,現在還在販售中,在大陸的價格是 1500 元人民幣。他在臨走前和一位製作耳放的朱姓燒友一起設計了電路,以製作自己夢想中的耳放來給各個燒友們聆聽。很自然的,他的耳放不貴。單端版的“Eva”售價是 1600 人民幣,而平衡版,也是勃總最自豪的作品“Erika”售價是 3200 人民幣。這位朱先生在勃總臨走之前想必大家也明白是勃總的摯友之一,他也不負勃總的願望,完成了這兩個耳放最後的調音工作與加工,也以平易近人的價格提供給燒友們購買。
小弟有幸買得了勃總在巔峰時期所磨改的 SL-P999 以及臨走前完成調音的 Eva 耳放,想跟大家分享!
--------------------------------------------------------------------------------------------------------- 分隔線 ---------------------------------------------------------------------------------------------------------
勃總磨改的松下經典臺式 CD 機 SL-P999,後面接著一個元首牌的 LL 臺式耳放 Eva。這麽一套令人懷念的臺式系統準“西裝”(個人認爲真正的“西裝”是搭配同樣是元首牌的元首耳放)包含著勃總對音樂的理解、分享、與感情。加起來的價格不貴,不算周邊的線材的話大約是 3000 左右(勃總磨改版的 SL-999 產量據聞不到 100 臺,二手價格大約 1000~1500 金幣不等、Eva 則是 1600 金幣)。一套能出好聲、便宜的臺式系統、以面向人民耳放的耳放的設計原理,據聞正是勃總所追求的器材。Eva 并不像同樣是元首牌但是更高档的全平衡製品 Erika 那樣有勃總宣傳能碾殺某萬元級耳放。它是一款平淡無奇,價格低廉的製品。
至於 SL-P999 呢?曾在家電論壇掀起腥風血雨的磨改版松下經典臺式 CD 機也已成爲了某些人追悼勃總的一個存世品。一個目前二手售價不到 1000 的臺式 CD 機,如何經過一個 DIY 者的磨改獲得超值的好聲音?據勃總本人所說,SL-P999 本來的電路已算合理,部件算一算也算良心之作。勃總利用了幾顆電容、修改一下用料以及其他地方,據他所說已讓 SL-P999 成爲一台值得一聽的 CD 機。不過很多沒有聽過的燒友會問:是否真的如此 LL?


據本人這幾周所聆聽下來,這一套系統的聲音是屬於討喜燒友們的“聽感”的。所謂“聽感”,不外乎是主觀性的音色喜好。就好比英國聲的細膩婉轉擄獲了不少人的芳心,但美國式的狂野、德國向的霸氣也得到了不少的追崇者們。所以在這裡要提,本人的聽音多數是屬於純樂爵士、交響樂古典、以及小資點的鋼琴等安穩的音樂。
同樣是臺式系統,我在聆聽的過程中與家中的其他 CD 機,步步高 BDP-95 以及馬蘭士 CD6004 作對比,ObjectiveODAC 作爲 PC 端音源。耳放對比了近 1、2 年在美國低端較有名堂的“屌絲”耳放 Objective2(使用了雙 9V 電池供電)、朋友借出的 LISAIIIXP 搭配 LisaLab Power 線性電源、以及英國 LL 的 SOLO 超線性耳放。後端選用了比較大眾的森海頭戴 HD600、歌德現任旗艦製品 PS1000、以及天龍便攜頭戴 A100。
在聆聽《當鋪爵士》的時候,A100 所表現的樂場濃厚的氣氛是明顯、不死板的。從樂手的薩克斯風鳴放的明亮感是明顯有經過壓縮的。但是這略暗淡的音色卻不减其高頻的延伸與空氣感。聲場并不能說一望無際,但是十分寬鬆自然。
ZARD 的《Brezzadi mare》,一般能回放現場錄音良好的爵士樂的器材在回放其他音樂不一定對味,Objective2 上的音色顯得非常乾淨、直白、缺少 ZARD 磁性豐富的嗓音,而 Eva 上聽起來就顯得更潤澤。純論背景的漆黑、音色的俐落,Eva 是明顯有經過渲染,Objective2 是更加乾淨的。但 Eva 能把滋潤的人聲表現出更良好的厚度與感情。雖俐落程度略遜一籌,但是伴奏的鼓聲在 Eva 上的彈性、餘震比起 Objective2 都更加的豐富。

《切利比達克交響樂集》,真是一張便宜又大碗的古典交響樂錄音。LISAIIIXP 播放這套古典樂作品中的貝多芬第五號“命運”交響曲,不愧是隨身耳放中佼佼者,接上線性電源 Lisa Lab Power 後還有著更穩健的低頻鋪陳。推力也絲毫不輸給 SOLO 超線性和與其對比的其他臺式耳放。LL!兩端延伸和聲場都非常有水準,和 SOLO 超線性比起來雖缺少 SOLO 音色的潤,卻明顯在素質上絲毫不遜色。
切換到 Eva,樂器的層次感較爲明顯,躍動感強而非如 LISAIIIXP 般的嚴肅莊嚴。高頻的能量感與細節相對 LISAIIIXP 更少,但 Eva 卻更有親和力、平易近人。我從切利比達克的音樂哲學中學到的是他對於泛音、對於樂章其中哲理的掌握得當。雖切利比達克認爲錄音沒辦法完整的還原帶給聽眾樂廳原本的聲音所帶來的體會,但是這張唱片還是很好的錄下了切利比達克所指揮慕尼黑愛樂鳴放的飽滿音色。確實 LL!

勃總磨改版 SL-P999 的耳放口個人是并不喜歡的。音色推低阻的時候略冲,驅動 HD600 等高阻耳放的時候推力是够的,音色又顯得不够討喜。聆聽大編製交響樂古典的動態、能量感雖充足,但密度還不盡人意。還是接上耳放聆聽唱片吧!
向布魯克納致敬!臥 CN,爆發力得當卻絲毫不誇張的音色。范德在 1990 年指揮 NDR 的《布魯克納第四號交響曲》,充沛的能量感與井然有序的層次感用“龐然大物”這個形容詞應該也不爲過。Eva 帶出的交響樂團鳴放的音色自然大氣,雖聲底并沒有 Objective2 乾淨、也沒有 LISAIIIXP 霸氣,但是聲音收的很自然,泛音自然充沛。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一樂章、自然流暢的第二樂章、曠意的第三樂章、再到第四樂章收尾是一氣呵成。不刺激也算不尖銳澎湃,但收發自如的樂器鳴放得確實意猶未盡。

這樣流暢、細膩的音色在如此低廉價位的器材十分難得。三頻沒有明顯鼓起的頻段,十分耐聽,與刺激完全打不著邊。以不突出任何頻段來獲得“聽感”上的加分、不在任何種類音樂下猛藥,而是用健康的音色來讓聽眾能够把一張唱片從頭聽到尾。
說一下不盡人意的地方,Eva 推 A100 的時候低頻太“充沛”,這支 A100 也慢慢被煲熟了,百年天龍特色的“兩端翹”也很好的搬到了這個小木碗上,也讓 Eva 推起來略轟頭。Objective2 在量感方面較爲收斂,低頻處理也乾淨些。Eva 推起 HD600 更加舒服耐聽,期待 A100 在深入的煲機後能有所改善。
我在後來也從别的燒友那兒聽說了勃總是布魯克納的飯絲。個人也特喜歡我的這張范德布四錄音。再次感謝勃總做出如此平易近人的製品,一同向布魯克納致敬!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