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om http://www.8080.net/html/200503/e81127530.html
SACD簡介
SACD全名叫 "Super Audio CD",是超級音頻光盤系統,它是由新力和飛利浦公司合作開發的一款具有全面取代CD音源實力的最新格式的數碼系統。SACD採用DSD數字錄音技術,它的頻率範圍和動態範圍均優於CD。SACD是一種新型的光盤,它不是CD格式,而類似DVD光盤,播放時需使用SACD專用的播放設備。
SACD光盤架構大致與DVD相似,播放面有單面和雙面,訊息層有單層和雙層。目前市場上的SACD光盤較多採用單面雙層架構,一層是0.6mm基片上儲存16 bits傳統CD格式的信號,可與CD兼容,另一層是0.6mm基片高密度的半透明層,儲存SACD格式的信號,再將兩片基片像DVD盤片那樣黏合而成。這種光盤可以在普通CD播放機上播放,也可以在SACD播放機上播放,當然,兩者的音質是有差別的。
下面我們將SACD與DVD-Audio和CD作一比較︰
DSD的技術要點
DSD的技術,簡單地講︰它是將信號以2.8224MHz取樣、經多階Δ-Σ調製,輸出1bit信號流。
多階(如︰7階 7th Order)Δ-Σ調製器,運用負回饋,將信號與上次取樣的波形進行比較(差分運算),“大於”便輸出“1”,“小於”便輸出“0”。利用求和器將波形在一個取樣週期中累積,以形成下次的比較波形。Δ和Σ則分別是差分和求和的含義。由此可見,1bit信號流是相對值,而道統的PCM記錄的量化值是絕對值。

上圖是一個正弦波經多階Δ-Σ調製後1 bit數據流的示意圖。圖中顯示,正半周,振幅越大,出現“1”越多;負半周,振幅越大,出現“0”越多。這個圖讓我們想起揚聲器發出的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情形︰正半周,紙盆推出,壓縮揚聲器前方的空氣,使空氣密度增加,振幅越大密度也越大;負半周,紙盆拉回,使空氣密度降低,振幅越大,密度也越低。由此可見,1 bit信號流竟然反映的是原始的類比信號作用於揚聲器後聲音在空氣中形成的疏密程度﹗目前,有的公司已經在研究開發數字功放和數字揚聲器,希望將1 bit二進制的數據經過數位功率放大器放大後,直接提供給數位揚聲器,數位揚聲器既是一個簡單的低通濾波器,又是將電能轉換為聲能的換能器,這樣,不但簡化了架構,而且提升了重放性能,相信不久以後,我們會看到這種數位器件的實際應用。